本文转自:人民网-宁夏频道沪深配
人民网银川8月14日电(周航)8月14日,第七届中国—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系列新闻发布会(第二场)举行。发布会上,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马立新介绍,第七届中国—阿拉伯国家博览会首届标准化及知识产权对接交流活动将于8月29日在银川举行。
发布会现场。人民网 周航摄
据了解沪深配,2024年中阿贸易额已达到4074亿美元,同比增长2.3%,随着中阿经贸合作全面深入发展,标准作为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。此次活动将汇聚阿盟秘书处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代表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委领导,清洁能源领域国内外科研院所、高等院校等专家学者以及相关的权威学(协)会、领军企业代表。
本次活动,阿拉伯国家标准化(宁夏)研究中心将与亚欧非贸易投资联合促进会、中阿经贸合作示范园三方签署标准化合作协议。活动将围绕主动服务对外开放大局,在信息共享与资源对接、标准研究与技术攻关、标准研制与互认、能力建设与培训、项目合作与示范等5个方面深化合作,进一步加强对阿拉伯国家标准化领域的研究,助力中阿在技术法规、标准互认、质量认证等领域的对接,为推动标准海外应用,加速中国标准“走出去”,构建“标准研究—产业应用—产品出口”服务体系提供坚实技术支撑,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。
活动期间,一批承载着中国智慧的国家标准外文版将正式发布。此次发布的国家标准外文版涉及能效、绿色评价、碳核算、绿色施工、绿色能源等可持续发展领域,将为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、产品技术水平提升、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等提供技术依据。
“这就像给中国的好标准配上‘国际语言包’,让世界‘看懂’中国的好规则、好方法,在促进中阿贸易便利化、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,也让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合作主张传得更远。”马立新说。
活动期间,将推出一份研究成果——《2024年度宁夏技术性贸易措施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。技术性贸易措施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,通常体现为技术法规、标准、合格评定程序等形式,其初衷在于保护国家安全、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,但客观上也为国际贸易设置了门槛。
宁夏作为中国西部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节点,及时掌握并适应全球贸易规则体系,对推动宁夏重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、提升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、促进外贸稳定增长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《报告》将聚焦阿拉伯国家、宁夏主要贸易伙伴等重点国家和冷凉蔬菜等特色产业,系统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收集、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研判等,为宁夏外贸发展提供权威、及时的信息参考与决策支持。
此外,活动期间还将发布一项中国—阿拉伯国家清洁能源标准体系比对成果。中国作为全球重要能源消费国,在光伏、风电领域技术领先、经验丰富;阿拉伯国家清洁能源资源禀赋优越,中阿双方优势互补,合作潜力巨大。通过聚焦太阳能、风能、氢能三个中阿共同优势项目沪深配,开展标准体系比对,旨在推动中阿标准对接与互认,为中国清洁能源产品、技术和服务进入阿拉伯国家及更广阔市场提供标准依据,切实促进双边贸易合作。
同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